招生网首页 | 学校概况 | 招生政策 | 报考指南 | 专业介绍 | 录取查询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招生信息网>>专业介绍>>正文
美术学院
2025-05-20 17:15 沈大招生 

美术学院

一、点说学院

优势学科专业:学院现有2个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1个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拥有美术与书法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学科教学(美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特色人才培养:学院采取特色鲜明的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创建集课题研究、艺术创作、社会服务实践项目与专业竞赛于一体的多维度、立体化实践教学平台。依托设施完备的教学实践工作室与国内多家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学生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优势资源环境:学院建筑面积近三万平方米,教学设施完备。教师队伍整体学术研究、艺术实践能力强,在多个学术机构担任重要学术职位,教师曾获全国美术作品展金奖、银奖、铜奖以及伦敦国际奖金奖等多个重要艺术奖项。

国际化办学理念:学院秉持开放的国际化办学理念,与希腊西阿提卡大学、英国奥斯特大学、威尼斯美术学院、莱切美术学院等多所国际艺术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聘请外籍教授到学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学院已成功举办三届“创新与共生—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发展国际研讨”,共邀请来自中国、西班牙、意大利、英国、希腊、韩国6个国家的30余所专业院校参与,形成了浓厚的国际化学术氛围。

 

二、学院简介

沈阳大学美术学院前身是成立于1982年沈阳教育学院美术教育专业。开设公共艺术、绘画(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公共艺术(中外合作办学)5个本科专业。其中公共艺术和绘画专业为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环境设计专业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875人,研究生53人。

学院平台资源丰富,美术楼建筑面积近3万平米,建有约3000平的沈阳大学美术馆,20间艺术实践工作室、多媒体教室、学术报告厅等。学院拥有辽宁省美术家协会设计人才培训基地、辽宁建筑装饰行业协会人才培训基地、辽宁省轻工业联合会人才培训基地等6个。2024年,学院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院校”。

学院专任教师85人,教授14人(其中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1人),副教授35人,具有博士学位19人。教师队伍曾荣获“全国轻工业联合会技术能手”;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辽宁美术金彩奖;辽宁省“四个一批”人才;辽宁省优秀教师;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教师作品曾获全国美术作品展金奖、银奖、铜奖及优秀作品;伦敦国际奖金奖、IF设计奖等多个重要国际奖项。教师主持多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多件教师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辽宁省美术馆等艺术机构收藏。教师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金属、玻璃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美协工艺美术艺委会委员;辽宁省美协副主席;辽宁省美协设计艺委会主任;沈阳市文学艺术联合会(兼职)副主席;沈阳市美协主席等。

学院主页:https://msxy.syu.edu.cn

咨询电话:024-62269839

咨询邮箱:sydxmsxy2018@163.com

三、专业导读

1.公共艺术专业

专业实力: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沈阳市重点建设专业、沈阳大学特色专业。拥有辽宁省领军人才、辽宁省“四个一批”人才、辽宁省优秀教师等学缘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师资队伍。本专业教育资源优厚,依托学院的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与公共艺术专业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条件和实践机会。目前建有校内工作室9个(由企业投资的校内校企联合工作室6个);校外合作实践基地6个(省教育厅大学生教学实践基地2个);与省级行业协会共建的人才培养基地3个;省教育厅公共艺术人才校地校企联合培养研究院和省教育厅大学生教学实践基地2个;辽宁省教育厅国际教育合作平台2个。

培养目标:立足辽沈、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创新创业精神,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能够独立开展公共艺术创作实践,具备市政规划、公共设施、公共景观、陈设艺术的设计能力,可在专业设计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创作、设计、教学及艺术工程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视觉传达设计基础、装饰基础、数码图形处理、雕塑基础、壁画设计、公共景观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公共空间陈设设计等课程。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学位。

就业深造:公共艺术专业是国内新兴的艺术类专业,紧密贴合社会发展的脉搏,以其跨学科的综合特性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毕业生可在专业设计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创作、设计、教学及艺术工程管理等工作,典型就业单位包括:中船重工第七一九研究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托里县委员会、吉林省戏曲剧院、齐鲁工业大学、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可申请或报考国内外大学及研究机构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典型升学高校包括:鲁迅美术学院、上海大学、南昌大学、吉林师范大学、意大利那不勒斯美术学院、伦敦艺术大学等。

2.环境设计专业

专业实力:环境设计专业自2013年成立以来,凭借卓越的专业建设和发展成就,在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评选中脱颖而出,彰显了其独特的学科优势与办学特色。本专业师资队伍实力雄厚,由一批具有高学历、学术造诣深厚且学缘结构多元化的优秀教师组成,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以"三级实践、三个融合"为专业核心特色,环境设计专业构建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并依托校企产学研平台、实践创新平台以及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搭建起全方位的实践育人网络。同时,通过与知名企业共建校内实践工作室,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设计人才,注重学生科学理性精神、审美判断能力及系统专业知识的塑造,着重培养其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国际化视野。毕业生将掌握先进的设计理念与技术方法,能够在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领域胜任设计、教育、研究与管理等多重角色。

核心课程:人机工程学、室内设计原理、环境设计制图、小型居住建筑室内外设计、材料与工艺、数字化空间模型设计与制作、室内外陈设设计、城市广场规划与景观设计等课程。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学位。

就业深造:毕业生就业深造前景广阔,除在各类设计机构、教育科研单位及政府部门等领域施展才华外,还可选择赴鲁迅美术学院、清华美院、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等知名高校继续深造,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更高目标。我们坚信,在学校和专业的精心培养下,环境设计专业将继续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助力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3.绘画专业

专业实力:绘画专业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下设中国画、版画、油画和雕塑四个专业方向。现任专业教师27人,多年来在省内一直保持较高的创作水平与学术地位,多次参加高级别的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各类奖项,多幅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等国家级机构收藏。教师20余件作品入选文化部全国美术作品展,其中获银奖4项、铜奖3项、优秀3项。

教师在学术机构担任重要学术职位,其中有中国油画学会理事,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油画学会主席,沈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副主席,省美协艺委会主任、委员,沈阳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现有艺术实践工作室16间,与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共建的人才培养基地2个,校企合作工作室、实践基地4个。

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掌握绘画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绘画专业必备的技能与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国际视野、良好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前景:绘画包括艺术理论与视觉造型等诸多知识内容,也涉猎一些有关边缘性学科的文化现象,它是艺术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同时,绘画具有广泛的根植于公共美术阵地的特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绘画艺术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是一个发展空间广阔有很好就业前景的专业。

核心课程:本专业油画方向采取工作室制教学管理方式,1-2年级重点学习绘画和艺术理论基础课程,主要学习研究造型艺术规律、语言形式的审美与表达。旨在掌握传统与当代工具和材料的性能,掌握科学的操作方法等。开设素描色彩基础、古典临摹、综合媒材、油画人体等多门课程。3-4年级进入工作室学习,分别是:第一油画工作室,即当代具象绘画方向;第二油画工作室,即当代表现绘画方向。开设系列油画创作等多门课程,以造型手段技能技巧为依托,进行不同油画语言风格的探索、创作观念和主题的表达以及艺术价值判断研究。

版画方向教学上采取工作室制教学模式,1-2年级学生除造型基础训练之外,其它课程都紧密围绕着木版、铜版、丝网版两个工作室方向设课,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版画专业的内涵,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更好地明确学习专业方向,加强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3-4年级学生课程设置是工作室制实践课,充分体现了以实践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与特色,体现了培养目标与转型发展、创新创业发展的要求。

专业课程开设素描、色彩、黑白画、木版画基础、铜版画基础、丝网版画基础、创作素描、版画创作方案研讨与实践等课程。

中国画方向教学始终坚持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的专业训练模式和“传统——生活——艺术实践”三点支撑的教学内容构架。实行工笔、写意,人物、山水、花鸟均衡教学的纵向课程结构与理论讲授——实践——总结等横向课程结构相结合的立体教学体系。注重中国画传统与现代理念的融合,在继承传统精髓的基点上,准确和深入的把握中国画的学习脉络,把继承传统和弘扬民族文化作为中国画学习的目标。本方向目前有1个专业工作室和4个专业教室。中国画传统材料工作室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应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绘画中颜料的制作与使用等实际问题,是精研古法,研究传统中国画的色彩平台。

开设绘画材料研究、写意花鸟临摹古代经典作品、工笔花鸟写生和创作、永乐宫壁画临摹、工笔人物临摹古代经典作品、造型与构图研究、中国画创新实训等课程。

雕塑方向的教学模式分为四年的学习周期。1年级学生接受初步的雕塑基础专业必修课程,包括素描基础和具象与抽象基础等。2年级逐渐深入雕塑材料和工具的应用,学生开始接触泥塑、陶土、金属等材料,并进行基础的雕塑实践。3年级,学生进一步探索不同风格和技法,掌握并运用雕塑形态塑造、交互艺术原理、数字模型表现、新媒介材料创作,会参与更多的实践项目,如雕塑创作、公共艺术雕塑设计与策划等。4年级学生将展开自己的独立创作计划,并准备毕业论文及展览。本专业教学特色注重学生所学所得在社会层面好就业或能独立创业和创作,努力培养有能力有素质本科毕业生,突出个性化教学与学习、以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多与当地企业和艺术机构合作项目。达到学生具有扎实的雕塑专业技能和创造力的培养目标,使学生能够在工作生活及艺术领域中有所建树。

雕塑方向开设的课程有:素描基础、雕塑基础、具象雕塑基础、抽象雕塑基础、架上雕塑创作、公共雕塑设计、雕塑材料拓展与表现、综合创作等课程。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学位。

就业深造:毕业生在文化艺术、美术教育等领域从事绘画创作或教学、研究等;典型升学高校包括:鲁迅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美院、中国陶瓷大学、威尼斯美术学院、韩国弘益大学等国内外艺术院校。

4.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专业实力:视觉传达设计属于设计学类专业,本专业成立于2007年,前身是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全系现有教师1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博士4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8人,是一支高素质、学历、职称结构趋于合理、有较强创作能力的优秀师资队伍。随着当今交叉学科融合发展的新趋势,以及专业教育赋能于社会的专业培养理念。本系成立了视觉设计工作室和数媒设计工作室;创建校企合作平台,引进多项校内外设计实践项目,已形成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模式。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平面设计基础理论与方法、设计软件操作、动态媒体设计等专业核心知识,具备独立完成企业形象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媒体设计等艺术创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装饰与图案、插图设计、平面广告设计、书籍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包装设计、文化创新设计与应用、数字媒体设计等课程。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学位。

就业深造:毕业生可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事业单位、影视动画、新媒体等传播机构,中高等院校、研究单位等领域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可申请或报考国内外大学及研究机构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

5.公共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专业实力:沈阳大学与希腊西阿提卡大学合作举办本科教育项目。专业依托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沈阳市重点建设专业、沈阳大学特色专业。立足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引进希腊西阿提卡大学的优秀教育资源,为项目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开展国际教育交流,重视以实践为特色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具有国际化专业知识和交流能力的公共艺术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兼容东西方文化,具有国际化视野,掌握公共艺术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能够胜任公共艺术设计领域相关工作岗位的高素质、国际化、应用型艺术人才。

课程设置:公共艺术设计项目实践、(旅游)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旅游)公共空间视觉识别设计、旅游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公共艺术与科技、艺术设计学术英语、专业与职业探索等课程。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学位。

就业深造:毕业生将具备交叉融合创新设计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意识,能够在多元化的工作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可在公共空间设计、文化产业、艺术策展与管理、艺术教育与研究、国际组织与交流项目从事创作、设计、策划、教育及文化推广等工作;可申请或报考国内外大学及研究机构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

 

上一条:环境学院
下一条:音乐与传媒学院
关闭窗口
   

招生咨询电话:024-62721597/62268564/62268563
招生监督电话:024-62268607
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21号(4号楼2楼)